⒈ 切实而简要。
⒉ 大体;纲要。
⒊ 体统;体制。
⒋ 谓领悟要旨。
⒈ 切实而简要。
引《书·毕命》:“政贵有恒,辞尚体要。”
孔颖达 疏:“为政贵在有常,言辞尚其体实要约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盖《周书》论辞,贵乎体要; 尼父 陈训,恶乎异端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露布》:“近代诸露布,大抵皆张皇国威,广谈帝德,动逾数千字,其能体要不烦者,鲜云。”
⒉ 大体;纲要。
引汉 荀悦 《汉纪·后序》:“於是乃作考旧,通达体要,以述《汉纪》。”
宋 苏轼 《张文定公墓志铭》:“执政乃始奉詔拜翰林学士承旨。问治道体要,公以简易诚明为对。”
清 方苞 《书<汉书·霍光传>后》:“《班史》义法,视 子长 少漫矣,然尚能识其体要。”
⒊ 体统;体制。
引《宋书·沉攸之传》:“﹝ 攸之 ﹞谓人曰:‘州官鞭府职,诚非体要,由小人凌侮士大夫。’”
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三辅黄图》:“以 长乐、未央、建章、北宫、甘泉宫 为纲,而以其中宫室臺殿为目,甚得体要。”
⒋ 谓领悟要旨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凡养生者,欲令多闻而体要,博见而善择,偏修一事,不足必赖也。”
⒈ 体制、纲要。
引汉·荀悦〈汉纪序〉:「于是乃作考旧,通连体要,以述汉纪。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「是以立范运衡,宜明体要;必使理有典刑,辞有风轨,总法家之式,秉儒家之文。」
⒉ 切实而简要。
引《书经·毕命》:「政贵有恒,辞尚体要,不惟好异。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「盖周书论辞,贵乎体要;尼父陈训,恶乎异端。」